久久久久久九九九九,日韩a级一片,一本精品999爽爽久久久,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限公司,婷婷国产在线,香蕉视频xxx,一级毛片免费观看在线

調解員與110共同出警 漣源市三級調解網絡解鎖基層治理新圖景
2025-06-12 13:00:51          來源:湖南法治報 | 編輯:李禎媛 | 作者: | 點擊量:35626         

湖南法治報全媒體記者 羅霞 通訊員 鄧斌 劉玉潔

“這里有人要跳樓,警察快來呀!”5月21日上午,漣源市藍田水陸派出所民警接到緊急求助,“藍田和”調解室人員與民警快速反應,迅速找到站在樓頂邊沿準備跳樓的女子,在采取措施將其帶離危險區域后,繼續進行后續安撫。

這是“藍田和”調解室與派出所民警建立聯動機制后,共同出警的生動范本。

如何高效化解基層矛盾,將風險隱患消弭于無形?在漣源市,這個難題正被創新性破解。“藍田和”調解室與公安110共同出警,將非警務矛盾糾紛化解在最一線;龍塘鎮“龍塘睦”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以量化考核體系激活調解效能,推動調解成功率節節攀升……該市深度踐行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,打造“市級統籌、鎮街主戰、村社前哨”的三級調解網絡,為基層治理現代化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。

調解員與民警在現場勸導情緒崩潰的當事人。?

浸潤“和”文化的

基層治理“前哨站”

踏入“藍田和”調解室,撲面而來的“和”文化氣息如春風化雨般浸潤身心。

“和園”里,青石板小徑蜿蜒至庭院一隅的“和亭”,飛檐翹角間懸掛著“以和為貴”的匾額。環繞四周的“和墻”上,歷代先賢調解典故,圖文并茂地勾勒出“和”文化的古今傳承。

“來這里調解的當事人,我們都建議他先到‘和’園走一走。”5月21日,藍天街道政法委員曾琿向湖南法治報記者介紹,街道地處中心城區,轄區面積24.5平方千米,11個社區、4個村,常住人口10萬余人,企(事)業單位120余家,商業門店5000余家。人口密集,社會矛盾多發,一度成為漣源乃至婁底的信訪重鎮。

2022年5月,為及時、就地化解基層各類矛盾,該街道成立“藍田和”調解室,同步成立“藍田和”臨時黨支部和“藍田和”義警隊。依托片組鄰“三長制”完善工作體系,按照“防、聯、調、管、保”五字工作法,朝著“街道和諧、家庭和美、鄰里和睦、矛盾和解”目標奮進。

“矛盾糾紛調解宜早宜小。”曾琿說,在夯實基層調解力量與黨建引領機制的基礎上,街道持續深化社會治理創新實踐,2024年8月建成集政務、警務指揮于一體的綜治指揮中心,實現資源的高度整合,“藍田和”調解室實行24小時值班制,對涉及糾紛類、求助類、舉報類等非警務類報警,與派出所民警共同趕赴現場,將矛盾調解工作前置在案發現場。

“社區、村警務室矛盾摸排化解情況:無;社區、村‘三長’制工作及矛盾摸排情況:無……”綜治指揮中心編發“藍田和”每日簡情,排查掌握各類矛盾糾紛情況。一般矛盾由村社區片長、組長、鄰長及時化解,復雜疑難矛盾提交“藍田和”調解室調處。

深夜,龍塘鎮成功化解一起矛盾糾紛。

調解室配備專職工作人員6名,全體駐村社區干部跟班輪訓,漣源市司法局局長胡凌云等3名公職律師與2名公安民警輪流值班,按照“誰分管、誰負責”和屬地原則,根據矛盾糾紛的類型分流轉辦,由分管或駐點領導組織業務部門一道調解。此外,采取“常駐式、輪值式、訂單式”方式,充分整合力量,從派出所、司法所、綜治辦、信訪室、法治辦抽調專人組建專班,邀請市法院、市檢察院專業法官、檢察官參與案件調解,形成“中心吹哨、部門聯動”運行機抽。

據統計,調解室成立至今累計化解矛盾糾紛1058起,化解率達98%,其中非警務分流案件547起,實現矛盾糾紛“零轉信訪”“零民轉刑”的治理成效。

“小積分”撬動

基層矛盾化解“大效能”

“矛盾糾紛排查情況按時呈報加5分、80%矛盾化解率加20分……”龍塘鎮“龍塘睦”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內,工作人員正對照村級矛盾糾紛調處工作考核辦法細則,認真核算各村(社區)的綜治獎勵加分。

兩側墻上,“忍得一時之氣,免得百日之憂”“遠親不如近鄰,近鄰不如對門”等朗朗上口的鄉土諺語標語錯落懸掛,潛移默化地傳遞著“以睦為貴”的治理理念,力爭讓每一位來訪者都能在矛盾化解前,先感受到鄰里守望的溫度與善意,為平和溝通、柔性化解矛盾埋下伏筆。

數據印證了實際成效。

2023年信訪190件,2024年信訪103件,同比下降45.79%。

這與龍塘鎮推行的“三長包干+積分賦能”機制密不可分。該鎮建立“片長包村、組長包片、鄰長包戶”的三級責任體系,將村(社區)劃分成了多個調解網格,調解員每成功化解一起糾紛,就能獲得相應獎勵。

“積分不僅與年度獎勵有關,還與評先評優掛鉤。”龍塘鎮政法委員謝波翻開考核臺賬說道,考核分為月考核和年度考核,考核內容為人民調解工作實績,這大大激發了村級調解員的工作積極性,提升了矛盾調解工作的質量和水平。

按照《龍塘鎮人民調解案件“以獎代補”實施細則》《龍塘鎮“龍塘睦”村級矛盾糾紛調處工作考核辦法考核細則》規定,簡易矛盾、一般矛盾、復雜疑難糾紛和重大矛盾糾紛分別設置案補資金200~3000元不等,鎮財政拿出每年4000元作為每個村(社區)的矛盾糾紛基本工作經費,并對考核排名前9名的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進行1000~3000元獎勵,形成人民調解工作常態化激勵機制。

當群眾遇到煩心事,該去哪傾訴、找誰解決?為解決這一問題,該鎮開通矛盾糾紛專線電話,并將號碼醒目張貼在各村(社區)公告欄、黨群服務中心大廳,還通過制作便民聯系卡,確保每家每戶都能隨手拿到。

24小時在線的熱線,讓群眾真切感受到“遇事有處說、隨時有人聽”的安心,將矛盾盡可能化解在最初階段。自“龍塘睦”成立以來,鎮村兩級平臺共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032件,其中近80%矛盾糾紛均在鎮村一級化解。

傳統智慧與現代治理的

基層實踐樣本

“藍田和”“龍塘睦”等調解品牌,是漣源市立足基層治理創新,精心培育的示范引領標桿。

“通過品牌引領,將傳統和文化與現代治理理念深度融合,構建起覆蓋全域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網絡。”漣源市司法局黨組書記李杰表示,漣源市不僅凝聚起黨員干部、網格員、鄉賢志愿者等多方力量,還推出“積分制考核”“一站式調解”等特色機制,形成“一品牌一特色、一區域一亮點”的治理格局,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效、暖心的調解服務,為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。

截至目前,漣源市共建有人民調解組織537個、行業性專業性調委會14個。各級調委會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議,強化信息互通與資源共享,實現風險隱患動態預警,形成 “部門聯動、齊抓共管” 的協同治理格局。依托市、鄉兩級 “一站式” 矛盾糾紛化解平臺,常態化開展 “地毯式” 排查,聚焦鄰里關系、勞動糾紛、婚姻家庭等重點領域,構建起 “村(社區)初調 — 鄉鎮(街道)統籌 — 行業部門聯動” 的三級化解鏈條:村(社區)對排查出的矛盾,第一時間調動片長、綜治專干、支部書記介入調解;未化解案件及時上報鄉鎮(街道),由綜治辦、司法所等站所聯合攻堅;涉及行業領域的矛盾,則由行專性調委會或相關單位指派專業力量協同化解。

在責任體系構建上,該市嚴格壓實鄉鎮(街道)、村(社區)及行業部門三級責任,形成“排查、處理、反饋”的工作閉環,所有矛盾糾紛均明確專人負責、限時辦結,并依托湖南省案件信息平臺強化數據錄入與全流程跟蹤督辦。對調解成功案件,通過實地走訪、電話回訪等方式開展滿意度調查,防止矛盾反彈回潮,確保 “案結事了心亦安”。

該市堅持“選優配強”原則,優先選聘政法戰線離退休人員充實調解隊伍,專職調解員均需具備法律專業背景。每半年圍繞《民法典》、調解實務等主題,邀請資深調解員通過集中授課、案例研討、現場實訓等多元形式,開展調解技能培訓,重點提升法律運用能力與糾紛處置技巧。

數據顯示,漣源市登記備案人民調解員2728名,其中專職調解員558名。2024年以來累計開展專項排查60余次,摸排矛盾糾紛7825件,成功化解7560件,化解成功率達96.6%;組織各類調解培訓30余場,覆蓋5000余人次,為基層治理筑牢人才支撐。

責編:李禎媛

一審:李禎媛

二審:伏志勇

三審:萬朝暉

來源:湖南法治報

關于我們-商務合作-法律聲明-聯系我們
廣告熱線:0731-84802118 湖南法治報官網ICP備案號:湘ICP備19000193號-3 版權所有:湖南金鷹報刊社有限責任公司《湖南法治報》 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